2018年5月8日上午10:30,张晓玉教授莅临我校,在教学楼C303教室与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37名同学召开座谈会,就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同出席本次交流会的还有医学工程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兼副院长陈继超,医学工程学院以及崇德书院相关老师。
本次交流会上,张晓玉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假肢矫形工程的专业地位、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方向等问题,重点为大家讲解了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张教授说:“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交叉型专业,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与假肢矫形专业人员的紧缺,假肢矫形工程已成为健康科学领域中亟待大力发展的学科。目前,假肢矫形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内外康复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从事与假肢、矫形相关的科研、教学、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张教授结合自己从事假肢矫形这一行业中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就假肢矫形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大家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讲解。张教授说,假肢矫形技术未来在医院里的发展趋势,将与骨科和康复科结合开展。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就像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一样,是为病患谋取福利,提升人类生活幸福度的医疗技术产业。同学们从事这一专业,要有和医生、护士一样,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张教授的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从事假肢矫形技术所实现的人生价值。
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学科发展的相关问题与张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最后,陈继超为本次座谈会做出总结,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假肢矫形专业技术,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日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人物简介:张晓玉,教授,男,曾任中国康复器具协会会长、全国残疾人康复与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湖北省假肢厂副厂长、民政部武汉假肢技工学校和中国假肢学校副校长、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处处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等职务。长期从事康复辅具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历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 2007年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负责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残障人功能康复辅具研究”项目负责人;主持制定全国康复辅具领域“十二五”科技战略研究报告。已出版多部相关专业著作,发表50多篇相关康复工程专业论文。
